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声音 >> 正文

【光明网】以“大食物观”为切口做好育人大文章

2024-11-08

【光明网11月7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也于近日印发了《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为保障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大食物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观,涵盖了从传统农作物到肉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等更广泛的食物范畴,涉及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视角。高校大学生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和综合的素养,理解大食物观能让他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食物这一基本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资源的意识,起到塑造品德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作用,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协同。大食物观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和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提出的科学理念,以大食物观为切口,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食物供应方面的卓越成就,通过了解大食物观的实践成果,能培育更多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大学生,为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1.用雄辩事实陈述好食之“品”

“大食物观”所呈现的食之“品”,对重塑学生食物认知意义重大。首先,食物品类丰富拓展。在传统认知里,食物多局限于常见谷物、肉类等。大食物观却打破局限,将视野扩至农林牧渔各领域。山林中,野生菌类、野菜众多,如东北山林的榛蘑、元蘑,南方山区的蕨菜、马齿苋等,丰富了饮食选择;水域里,各类水产多样,从江河湖海的鱼类到虾蟹贝类,各具营养价值;草原上的特色畜产品亦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拓展让学生认识到食物来源广泛,提升其对食物资源的认知。其次,食物品质链的完整考量。以水产产业链为例,大食物观涵盖鱼苗培育、鱼类养殖或捕捞,到水产饲料研发、水产品加工成鱼罐头、鱼干等多样产品,再到冷链物流保障新鲜送达消费者餐桌的全程。这完整链条运作,让学生明白食物生产各环节紧密相连,缺一则影响品质与供应,培养其对食物生产的系统性认知。第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穿。开发利用食物资源时,大食物观强调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比如森林资源利用中,要合理采集野生食物,维护森林生态;渔业捕捞要遵守作业期,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生态对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可借助图片、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特色食物资源,增强育人吸引力,使学生深入理解食之“品”。

2.用实践教育展示好食之“用”

实践教育是将大食物观融入育人过程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打破学科壁垒,组织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参观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和加工过程,使学生了解食物从源头到餐桌的流程,了解食堂工作人员在选择食材时对食物多样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培养珍惜食物、关注食品安全的意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校园农场或养殖区,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指导学生参与蔬菜种植和小动物饲养,体会食物生产的不易,了解各因素对食物生长的影响,使学生不仅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也培养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观察城市和农村的异同。如一些社区利用屋顶、阳台等种植蔬菜,增加食物来源的同时可以亲近自然;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态养殖模式如稻田养鱼,可实现鱼稻双丰收。这些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环境下的食品生产方式,思考可持续发展策略。还可组织学生开展食物资源调研活动、与食品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等,进一步丰富实践教育形式。通过这些实践,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明确自身在食物生产、消费环节的责任,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同时,实践教育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探索更环保、高效的食物生产方法,为未来食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3.用真挚情感演绎好食之“魅”

情感在育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情感与大食物观相结合,能够更加深入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第一,情感激发育人关联。鼓励在不同课程中通过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如农民辛勤耕耘、工人精心加工、运输人员辛苦配送、厨师用心烹饪等环节,激发学生对食物的感恩之情,使其明白食物是大自然馈赠与人类劳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珍惜每一口食物,成为有道德的食物消费者。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食品业态可以从需求端发力,如数字技术、物流保鲜技术、生鲜电商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满足千里之外消费者的饮食需求,为食品消费新结构赋能。第二,情感互动深化演绎。可设置学生分享“我与食物的故事”环节,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深化对大食物观所蕴含情感的认同。当学生对食物和自然产生情感共鸣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学习相关知识,主动从供给端探究对食品多样化、精细化、营养化、生态化的策略。

4.用深刻道理升华好食之“韵”

从宏观看,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部分。大食物观倡导的广泛食物来源与可持续生产方式,在全球粮食危机等情况下作用凸显。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耕地安全、保障种子安全、拓展食物资源,始终立足自身抓好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供给及安全。从微观来看,个人食物选择要营养健康。大食物观引导人们选择营养更丰富、搭配更合理的食物,进入新时代,我国食品消费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纵深推进,城镇居民更倾向于购买低脂肪、高蛋白的动物性食物,不同年龄段人群依据大食物观也有不同的食物选择特点。要加强大食物观的科普传播,逐步激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李志超: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来源:光明网https://www.gmw.cn/

原文链接:https://share.gmw.cn/health/2024-11/07/content_37663024.htm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210004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鑫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3006

服务邮箱:sbc@jiangnan.edu.cn

  • 江南大学微信号

  • E江南微信号